啊,普法君捡起来唠叨两句吧,咱不谈大道理,只谈自己眼中自己村的车辆变化史: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普法君77年生人,老家在山东潍坊昌邑一个农村,当地纺织业比较发达。
1、80年代
当时村里肯定没有私家车,偶尔会有一辆解放车开进村里,同学老爸是一个司机,常年在国内跑,那时候的司机,不亚于现在的工程师,大家伙对这位同学可是满目的羡慕。
而普通村民家里,壕阶层的,有辆牲口有辆牛车,那也是有实力的人呐,毕竟一头牛不便宜。
自行车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出行担当,家里有辆自行车也是挺有面子的事儿,凤凰、永久最普通。
2、90年代
这时候村里开始有人买摩托了,我一个同学的老爸在镇上上班,属于思想比较前卫之人,自行车已经不能满足其生活所需,于是他买了一辆二手“幸福250”。
这摩托,玩过或者见过的都知道,发动起来“轰隆隆”震天响,村西头开车村东头都能听到,那种感觉倍儿爽。
除了这种车,还有一种轻型的摩托,响声也老大了,橙黄色的外壳,我们称之为“嘉陵”,不知准确与否。
这时,农村偶尔会有一两辆桑塔纳轿车开进,那时候小屁孩感到很稀奇:那么大的车子,居然悄无声息就跑到身后,于是乎一群孩子就追着车子看稀奇。
再往后,就有了铃木、各种排量嘉陵、钱江、豪爵等摩托进入农村。
这时候的农村交通出行,开始进入摩托化时代,稍微“小资”一点的家庭都会弄一辆回家。
1996年,普法君当兵离家。
3、2000年后
这时候的摩托几乎替代自行车,成为家庭出行标配。
村里开始有私家车了,领军人物还是我同学他爸,开始买进一辆二手拉达还是什么品牌来着,带动了私家车潮流的发展。
村里有个纺织厂老板,买了一辆全新货车,当时老板儿子坐在副驾驶座上,傲视群雄般的开在村里,那种感觉我至今不忘。
附近几个村开始陆续有车辆买进,多半是普桑、起亚等车子。
2009年,普法君从重庆回家过年时,发现纺织厂老板家里的多了一辆宝马X6,唉,他儿开车的感觉……
4、最近
2017年国庆,普法君回家过节。好家伙!村里满大街都是车,啥宝马、路虎、吉普、别克、本田……
哪怕小两口都是村里的人,上下班都在村里,也要去买一辆车摆家里。
当然,这从一方面说,是农民收入增长,当地经济发达了,比如我们村有几家纺织厂,养活了几千附近年轻劳动力,厂子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国外。
这些年轻人的收入,普遍在2500-4000之间,如果是双职工,收入还算可以。
加上农村没有买房刚需,家家户户都有房子,他们赚点钱不是装修房子,就是装修“面子”买汽车。
经济收入增长+面子需要,使的农村车辆暴增,这是不争的事实,也算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吧。😹😹😹😹
首先,农村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对于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来说,月薪都至少是4000~5000,三五年买辆小轿车没问题。对于父母辈的人来说,半辈子的打拼有了一些钱财,自身年龄又不是很老,也想开个车舒服一点。
其次是生活需要。其实农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车,做生意的人不说,大冬天跑上跑下,小轿车开着起码不冻手。再者逢年过节一家四口出去访亲访友有车真的方便很多也有面子。
最后就是攀比。也有那些买了车一年四季停在家里不开偶尔拿出来擦一擦的人。这些人其实没什么用车的地方,不做生意也不是爱车,就是周围人都买了,自己买了心理好过点。这种往往是打肿脸充胖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8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