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持有这种观点和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与社会脱节了。因为,他们太不了解当今的农村,今天的农民了。
事实上,中国的大部分农民,早已自豪地撕下了,贴在身上几千年愚昧、无知、封闭、落后的标签。如今的农村,由于高度机械化作业,节省出来大量劳动力,许许多多的青壮人员。自改革开放之后,就已陆陆续续走出农村,走向天南地北,拥入大中城市,开始了打工生涯,衍生和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从当初的《外来妹》,到如今的二代、三代“打工仔”、“农民工”,充分说明了,农打早已不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农村,农民也不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农民了,而是新一代的知识型,科技型农民了!
如今,在广大农村中,真正的留守人员,多是老弱妇孺。青壮人员,则长期往来于全国各地,或打工,或创业,或在城市安家落户。这些年来,各大、中城市的迅速扩张,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市、县级城市,毫不夸张地讲,是进城定居的农民,占据了半壁江山。
再就是,由于农村务工,创业人员,遍布全国各地,流动性大,见多识广。他们对于国家政策,各地风土人情,要远比那些长期娲居于城市中的人,了解,知道的多。因为,有些情况下,越是高端,越是行业行为,越是专业性强的领域内的人们,由于过于专注于本行业,本专业的技术业务,反而,未必能比不受圈子约束的人们,对社会熟知和了解。
所谓学术有专攻。越是高端,越是专业,越是行业性强的人群,还有朝九晚五的人群。只能说明他们对于某一行业,某一专业,有远超于普通人,远超于农民的智慧和工作能力,但对于全社会的认知程度,却未必能成正比。
农民是什么?是“杂家”,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感兴趣。无论是国内外形势,天文地理,古今历史,风俗人文,娱乐八卦,等等,等等,无不涉猎,无不讨论。尤其是节假日团聚的时刻,饭桌旁,酒桌上,广场上,棋牌室,争论、讨论、辩论、交流等,无时无刻不在。
这其中,大多是常年走南闯北的打工族,他们总习惯于,趁此难得的短暂相聚机会,互通有无,交换信息。你不知道的他知道,他不了解的你了解,都不熟知的我熟知。在这种时候,这种场合,这种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您还能说农民的思想会与社会脱节吗?
所以说,不仅仅是所谓的,自我感觉高农民一等的您们见多识广,而今的广大农村,广大农民,也是网民中的主力,都在大睁着双眼看世界,观社会。他们始终是冲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不但不会与社会脱节,而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反而离不开广大农村,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推波助澜。
馒头糯米团认为,长期在农村生活和与社会脱节是不一定不构成正比的,以下是我的观点。
一、信息化社会,全面覆盖农村,人人都有机会接收到社会信息。
现在是信息时代,村村通电、路、网络,农民也可以在家里上网冲浪,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接收着外面的信息,而且电视节目可以重播,在农耕完成休息时再观看,同样可以接收到新的社会信息。
二、农村的孩子上大学的越来越多,接收到新的信息知识,反馈回家乡。
农村大学生在校接收大量的社会信息,他们是把信息传递回家乡的主力军之一。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很快,大学生是知识储备阶段,是农村信息的传播者。
记得前几年,农村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电脑,也不知道手机能上网,大学生回乡后,拉通了网络,庭院安装了摄像头,可以随时视频了解家里情况,也把城市里的对农村有用的信息告诉家人,家人虽然一直生活在农村,对信息的了解并不缺乏。
三、可以把社会分为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如果农民只生活在农村社会,对他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很多人认为,生活在农村的人,文化低,素质差,思想意识淡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农村人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注重道德观念,注重邻里关系,注重孝道,这些是很多人不具备的。只要存在这些意识,社会只会拥抱他,并不会说所谓的脱节。
社会脱节,一般只的是久居深山或者牢狱时间长导致的,因为他们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局部社会。然而,农村社会,并不是一个局部社会,因此,只生活在农村,和与社会脱节是不成必然关系的。
四、问题观点建立在城市社会是主流社会,农村社会是非主流社会,这样的立足点是存在问题的。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农民进城,不知道怎么买票,不知道怎么坐公交车,不知道怎么用马桶,这种现象被人默认为与社会脱节了。但我们也会有这样的场景:城里人去农村,不会用柴火灶,不会收割稻谷,不会喂鸡喂猪,是不是也可以认为你与社会脱节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结论是:长期生活在农村会社会脱节的观点是片面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只需要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即可,富人的生活只有千万分之一的人可以去享受,剩下的享受不到的人不能认为这样就与社会脱节了,只能理解为缺乏对上流社会的实践,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亦如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8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