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水白脸表示奸诈阴险,善用心计。那就要看看曹操的人设什么时候成为阴险狡诈的了。
曹操东汉末年人,担任过洛阳北都尉。期间严格执法。设五色棒,曾经打死过违反宵禁的蹇图。这位可是蹇硕的叔叔,蹇硕是十常侍之一,权势极重。曹操这可以说是很刚了,要是光武帝知道这事,肯定要好好夸赞一番。这时候的曹操,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敬可爱。
当然曹操之所以敢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靠山的,曹操是西汉开国大臣曹参之后,曹参曾经在萧何死后担任汉帝国的相国。曹操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三公之首。袁绍袁术之所以牛皮,就是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所以背景上曹操并不比袁氏兄弟差。曹操祖父曹腾,站队梁冀,汉桓帝时担任 中常侍大长秋 ,封费亭侯。曹腾桃李满天下,推荐过许多名士,那时候士族家庭才会出所谓的名士,推荐名士也就是说和很多大家族关系都很好。曹腾自己在宦官队伍里,同时和外戚梁冀同盟,还能和士族保持关系,这哥们或者这娘们可不简单
后来,曹操跟随皇甫嵩平叛黄巾军,担任骑都尉,后来灵帝驾崩,董卓违背灵帝遗命,没有把兵权交给皇甫嵩。以至于在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死后得以趁势占据洛阳。曹操逃离洛阳,这时候曹操仍是一个热血青年。注意。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抓的时候自称复姓皇甫,应该是因为他曾是皇甫嵩的手下,有崇拜皇甫嵩的意思。
曹操逃回陈留不久。东郡太守桥瑁发布讨贼檄文,号召各州郡起兵反董,匡扶汉室。曹操散尽家财,在陈留起兵。诸侯讨伐董卓,主要的亮点在于长沙太守孙坚和奋武将军曹操。董卓迁都长安,曹操建议诸侯联军追击,但是其他诸侯不愿出力,只有鲍信,卫兹等一同跟随,结果被董卓的手下徐荣打败。返回酸枣后曹操的建议还是没被联军采纳。曹操于是离开联军去募兵。后来去河内投奔袁绍。不久,联军内部开始内斗,韩馥消极供应粮草,刘岱击杀了桥瑁,联军已经分崩离析。这时候,曹操仍然是忠于朝廷的。
从开头到这里,曹操都算是效忠朝廷的,什么时候开始黑化的呢?我想最初是他追击董卓被反杀,诸侯为保存实力按兵不动开始,后来的曹操灭黄巾军,收青州兵,开屯田,挟天子,他已经从那个热血少年,变成了曾经自己讨厌鄙视的诸侯。刘备汉室宗亲的旗号竖起来后,曹操彻底沦为了反派角色。
白脸曹操一直是人们心中典型的奸臣形象,每每提及曹操,人们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其奸诈的性格。明清时期的戏剧、小说中更是在曹操的这一性格上大做文章,以至于当时的人对曹操基本没有好感。无论是听书还是看戏,每到曹操与他人相争的阶段,若是曹操胜,大家都会惆怅不已,而如果是曹操负,大家就都兴奋不已。人们对曹操的厌恶可见一斑。
不过,人们厌恶曹操,大都是受《三国演义》等作品的影响,将这些作品所刻画的曹操与实际的曹操重合在了一起,人们已经很难将真实的曹操与文学作品中的曹操完全区分开来。也因此,后世不断有人从史书中翻出一些东西,试图向人们展现一个真实的曹操,或者说要为曹操翻案
确实,如果看看《三国志》的话,就会发现,陈寿对曹操并没有太多的批评与指责,相反,在《三国志》中,陈寿给曹操的评价相当高。只是,在陈寿的文字下边就是裴松之所作的注解。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其中比较有名的一部作品是《曹瞒传》。
比如写曹操年少时的故事,陈寿只是说曹操年少时机警聪慧,任侠放荡,让人惊异,《曹瞒传》就补充说曹操当时喜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而且曹操为了避免叔父向曹嵩告状,就设计陷害自己的叔父,自此再没有人能够向曹嵩举报曹操的行为,曹操也更加放肆。
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比如为了突出曹操的奸诈,《曹瞒传》就写了许攸投奔曹操时,与曹操的对话。许攸来到曹操营中,询问曹操的军粮是否充足,曹操竟然接连说谎,不肯透露实情。其他诸如设计族灭自己的仇人、棒杀自己的侍妾等故事也是出自《曹瞒传》。可以说,《曹瞒传》成功地塑造出了曹操的无赖、奸诈、睚眦必报等形象,这些形象被后人继承,曹操才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8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