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主要以土地为生,需要依靠土地来种植农作物,维持基本的生活,所以大多数的农民都把土地看得很重,尤其在种庄稼时不能看到有一点空着的闲地,可是最近几年,农村的荒地却越来越多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 粮食的价格持续偏低
最近几年物价上涨的特别厉害,同样的一件衣服前几年可能卖50元,但是现在至少要一百多块才能拿下,在各种物件一路上涨的同时,粮食的价格却没有大的幅度,甚至还会时不时地降低,这对于种地为生的农民并不是好事。
因为种地的成本每年都在提高,包括化肥、农药、种子等等,而粮食价格拿玉米、小麦来说,始终在1元/斤左右,这样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根本挣不到钱,种地一点都不划算。为了缓解生活的压力,农民只能把土地放下,另谋出路外出打工,或者做做其他小生意,这就是农村荒地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2 年轻劳动力的流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身上的担子都越来越重,尤其对于农村里的年轻人来说,既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又要背负各种的外债,比如房贷、车贷等等,着实的不容易。而农村里的一亩三分地根本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所以为了能够多挣得一些收入,改善家庭的生活,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会选择远离家乡去打工,只留下了年迈的老人看家护院。
而老人已经失去了劳动力,即使想种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只能让土地在那里荒着,这是农村荒地越来越多的次要原因。
想要解决这种情况,让农村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需要这样做:
1 提高粮食价格
民以食为天,任何人都离不了粮食,在各种物价连年上涨的情况下,也应该适当提高粮食的价格,不能每年都把粮价控制住1块钱左右,一瓶矿泉水都要两三块,一斤粮食的价钱都买不了一瓶水,这怎么能行呢?况且种地的成本每年都在增加,若是不提高粮价,最后不但不挣钱都有可能赔本。
除了提高粮食价格以外,还要适当增加种粮的补贴,鼓励农民去种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达到减少土地荒芜的目的,
2 增加农民的福利待遇
农民本身就属于一个不容易的群体,在农村很多家庭还比较贫困,我们在经济发展日益强大的同时,应该增加农民的福利待遇,改善农民的生活,降低农民的生活压力,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让年轻人不用外出也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样一来土地自然就不会闲置,就会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实农村荒地越来越多,在某种层面上也反应出了农民的生活现状,想要解决这种情况,就要真正站在农民的角度上想问题,做出实质上的方案,这样才能让农村的土地充分利用。
我认为,没法解决。现在农村出现的荒地,多集中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方。而临近村庄的土地,交通方便的田地,水利条件好的田地,农民一般都会耕种,比较少抛荒。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农民减少已经成为趋势。据我所知,中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有3-3.2亿。而农业的效益比较低,迫使农民在农闲时节,做生意,打零工,不会开荒种地。改革开放初期,8亿农民搞饭吃,农民种地热情非常高,农村几乎没有荒地。那种时代不会重现,当今中国农民要致富,就得一二三产业融合,走精品农业、观光农业、深加工农业的道路。有的人总希望,农民应该搞好种植业,不要抛荒。这种想法很好,但是不实际。中国农民生产出世界上最多的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已经是奇迹了,还要我中华大地,没有荒地,办不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效益比较低,国家就应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给予农民补贴,这个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政府要逐渐提高对农民的补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发展农业这一方面,我们要向邻国日本学习。日本人多地少,农业却很发达。二战后,由于美军驻扎在日本,日本军费开支少,日本政府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比较重视农业,给予农民比较多补贴,培训农民科学技术,所以农业发展比较快,农民增收比较快。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共中央每年都会发一号文件,指导各地如何发展农业,使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给予农民的补贴比较少,但是,随着财力的增加,也要逐渐提高对农民的补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农村政策,不能重走“回头路”,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涉农领域贪污腐败,严厉打击损害农民切身利益的犯罪分子。要围绕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匮乏,农民增收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的问题,久久围攻,长期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