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通过战争方式就削弱敌人的实力。翻遍古今战史不难发现,不通过作战就屈服的军队,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陷入绝境,不想作为无谓的牺牲,举手投降;二是丧失军人气节的军队。
而无论是哪两种,前提是这支军队已经遭到对手过沉重打击,否则不会轻易投降,也就是说对手不会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条件。换句话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先决条件在于“战”,通过“战”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取得压倒敌人的优势迫使其屈服。一言以蔽之,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就可以称之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讲一个我军战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役。
以辽沈战役为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拉开了与蒋介石集团的战略决战序幕。辽沈战役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歼灭蒋军47.2万余人,彻底解放了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结束仅仅3天,规模更大的淮海战役便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淮大地上展开了。
就当时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来看,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总兵力为60万人,而国民党徐州“剿总”全部和华中“剿总”一部的总兵力为80万人。两相比较,我军处于明显的劣势,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这是一锅夹生饭”。
当时蒋军的第2、7、8、10、12、13、16兵团沿着津浦路、陇海路一线配置,摆成两个长蛇阵。企图依托铁路线进行机动防御,抵御我军的进攻。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在代司令员率领下南下陇海路作战,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而华野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由黄百韬指挥,从海州、连云港沿着陇海路向徐州撤退的第7兵团5个军,10余万人。
从距离上看,第7兵团距离徐州不算太远,而且徐州方面还有3个兵团接应。理论上来说蒋军在自己的区域内活动是非常安全的,所以,第7兵团一路走走停停,十分缓慢。
但是令蒋介石和刘峙、杜聿明、黄百韬等前线将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距离最远的华东野战军数十万人马如飞而至,将第7兵团拦截在距离徐州数十公里远的碾庄。那么华东野战军是如何成功的呢?这就是淮海战役中的第一个“上兵伐谋”,策动蒋军第3绥靖区举行战场起义!
第3绥靖区的蒋军部队部署在陇海路北侧的台儿庄、贾汪,正好挡住华东野战军南下的道路。这也正是让蒋军将帅们想当然的认为,第七兵团一路西进是安全的。殊不知,第3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是潜伏敌人内部长达18年的中共地下党!
就在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飞奔南下的时候,何基沣、张克侠受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人邓小平、陈毅的指示,策动所属部队第59军、77军准备起义。
11月6日晚上,起义顺利完成。一天后,华东野战军迅速通过何、张防区,将刚刚到达碾庄的第7兵团迎头拦住并很快包围起来。
由此可见,“上兵伐谋”需要很大的战略布局,功夫往往在战场之外。虽说只是策动了两万多人的起义部队,但是这个举动对淮海战役我军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意义却是巨大的。第7兵团5个军10余万被围,等于是徐州地区偌大的蒋军重兵集团一刀砍掉一大块。而徐州的蒋军3个兵团再加上第7兵团总兵力和华东野战军相当,以1948年下半年蒋军的战力,没有能力也没有胆气和我军一对一的干!再加上我军攻占两条铁路线交汇点上的宿县,等于是把另一把尖刀刺入了蒋军集团的内部,第七兵团虽说还没有被歼灭,对蒋军大部队造成的心理震撼却是实实在在的。
蒋介石首先慌了,他信不过徐州的3个兵团,情急之下将远在河南漯河的第12兵团调过来增援,企图凭借这支美械化部队为徐蚌战场上的部队打气。
殊不知,第12兵团一出动,就踏上了不归路。而原本兵力集中的蒋军,也因为第七兵团被围、宿县失守被我军像庖丁解牛一样一块块肢解开了。
之后围歼第7、12兵团的碾庄之战、双堆集之战那是实实在在的硬碰硬的伐兵,不存在伐谋一说。不过这也是伐谋后的必然结果,试想,如果第7兵团成功到达徐州,黄维的第12兵团便没有必要加入进来,至少不会这么快。这样一来,中原野战军就必须时刻防备其突然杀来而无法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而徐州坚固的城防工事和抱在一起的蒋军4个兵团,兵力不占优势的华东野战军又该如何下刀?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又将陡增多少风险?多少牺牲?
从整个淮海战役我军每一步的战略行动不难看出,我军兵力始终是集中的,围住一点,牵动蒋军的全局,使其走错路、下错棋。围住第7兵团,牵动了第12兵团,使中原野战军可以发挥运动战优势将其围歼。围住第12兵团,迫使原本就胆战心惊的徐州3个兵团放弃坚固的防御工事跑到无险可守的野外陷入了绝境。
整个战役过程丝丝入扣,每一环险象环生却又极富战略意义,无不体现着“上兵伐谋”的高超智慧!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的3个兵团算是整个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作战,却又是打得最顺利的一战。
杜聿明被围陈官庄的第三天,不知天高地厚的第16兵团在孙元良指挥下企图夺路突围,结果被华东野战军全部歼灭。至此,参加徐蚌会战的蒋军7个兵团已经被歼灭3个,包围圈中的第2、13兵团算是战斗力最强的,眼下也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地步。圈外的第6、8兵团也早被吓破了胆,龟缩在蚌埠,始终不敢向险象环生的徐州方向靠近。
被围的第2、13兵团20余万人已经插翅难逃,可在这个时候毛主席下令暂停攻击,因为还有一篇更大的“上兵伐谋”文章要做。
也就是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前后,平津战役在华北地区平张铁路、平绥铁路沿线展开。作战策略和淮海战役相比,大同小异。华北军区野战军先是围住张家口,迫使傅作义调动最精锐的第35军赶来增援,结果又被包围在新保安。趁着傅作义将注意力放在西线时,东北野战军悄然入关南下,一举包围北平、天津。而东北野战军80万大军南下要使傅作义彻底蒙在鼓里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至少要让傅作义犹豫一下,东野大军南下赢得时间。淮海战场对杜聿明集团20多万大军围而不打,这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围困陈官庄的日子里,我军展开了一次更为经典的“上兵伐谋”——阵前喊话、下书劝降,彻底瓦解蒋军的士气。
和以往不同的是,淮海战役的三场围歼战我军没有像过去那样搞“围三阙一”,而是铁桶般围住。因为战场地域狭小,放开一个口子,包围圈内的敌人都有可能和包围圈外的敌人里应外合,使我军很难在野战中将其歼灭。这也就是碾庄之战、双堆集之战打得极为惨烈的原因。
就兵力而言,陈官庄的蒋军要多出碾庄和双堆集的敌人一半以上,装备也不差。况且没有经历太大的作战,建制还比较完整。相反,华东野战军经过连续的超负荷作战,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代价。就连代司令员粟裕都因为休息不好血压升高到近200汞柱,头疼脑胀到只能用凉水浇头缓解。此时如果发动全面进攻,胜利是一定的,但是代价会是惨重的。这也就是毛主席下令暂停攻击的另一个原因,部队必须要休整再战了。
在休整期间,华东野战军对包围圈中的20多万蒋军做了三件事:播放歌剧《白毛女》、将毛主席亲笔写的《敦促杜聿明投降书》反复播颂、下书劝降。
招招打在蒋军要害上!
从1948年开始,随着蒋军兵力整建制的被歼灭,为了维持战斗力,不得不对老百姓做出了强征入伍的罪恶勾当。而多数被强征入伍的士兵原本就是苦大仇深之人,自然不会心甘情愿为蒋家王朝卖命,所以,对他们来说军人气节根本谈不上。《白毛女》反应的就是广人民群众受压迫的经典故事,让蒋军中那些被强征来的士兵听了无不情绪激动。要知道,他们此时受冻挨饿,为了抢一块饼都能死好几个人,处境还不如故事中的白毛女。
《敦促杜聿明投降书》以及华野首长的劝降信既是说给杜聿明这些蒋军将领们听的,也是说给蒋军士兵听的。杜聿明似乎有所动,下令默许士兵投降。这样一来,20多万蒋军从将军到士兵,更加无心恋战了,数以万计的士兵走出战壕向我军投降。被歌剧《白毛女》所感动的蒋军士兵马上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调转枪口。
不过杜聿明、邱清泉、李弥这些高级将领却还要保持“军人气节”,要为蒋家王朝继续战斗。
1949年新年刚过,休整完毕的华东野战军于1月6日发动最后的进攻。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我军一定是先做土工作业,然后在大炮掩护下利用交通壕逐次跃进,一点点解决敌人。而这次不同,炮火刚过,我军便发动全面进攻,直接向陈官庄核心地带发起冲击。
被饥饿和寒冷折磨的奄奄一息的蒋军官兵哪里有心思抵抗?我军从进攻到击毙邱清泉、活捉杜聿明,仅仅用了3天时间,为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画上了句号。
历史的发生,为历史发声!
上兵伐谋,为兵法的最高境界,运用上乘兵法兵不血刃达到军事意图。毛主席一封新闻稿件解西柏坡之围可算上兵伐谋的上乘之作。
1948年10月,解放军在东北战场接连获得胜利,华北解放军入山西、内蒙作战,河北一带兵力空虚。蒋介石看准时机亲赴北平,让傅作义袭击西柏坡。
华北“剿总”制订了偷袭的作战方案和兵力配备情况,傅作义怎么也不会想到,偷袭西柏坡的计划已经被我党安插在对方的几路情报人员获取,并通过秘密渠道汇报给党中央,毛主席早已心知肚明。
西柏坡的卫戍部队只有一万多人,而傅作义安排了十万人去偷袭,兵力悬殊之大让人揪心。毛主席却说:“要给傅作义一点厉害看看”。
周围人更是不解,不知道毛主席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毛主席提起笔,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写了一篇评论-《动员一切力量,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文中揭露了傅作义进攻石家庄的计划,包括作战方案、部队番号、兵力部署等情况,还号召解放军和民兵围歼来犯之敌。
还没有进攻,作战计划已经被对手提前知道了,偷袭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和价值,弄不好最后被“包了饺子”,得不偿失。
傅作义无奈只好放弃了进攻西柏坡的计划。
毛主席不动声色,茶余饭后写的一篇新华社的评论,就为西柏坡解了十万大军之围,手段之高明不得不令人佩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8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