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直坚持重满抑汉,但到了太平起义爆发后,满清的八旗和绿营一触即溃,以载垣、端华、文庆、严顺为首的满贵族派衰退,由支持重用汉臣的穆彰阿和肃顺包揽中央权力,而咸丰采用“以汉制汉”的用人政策,而执行的第一步就是起用最根深蒂固的一股势力:地主武装,各省地主武装迅速办团练,时任吏部侍郎正在老家丁忧的曾国藩也接到了办团练的命令。
当年鸦片战争的主战派林则徐和主和派琦善都被发配流放,后来两人先后围剿太平军,林则徐死在路上,琦善死在军营中。
虽然从咸丰地起扩大了重用汉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曾国藩都是默默无闻的,朝廷最早起用的是汉臣云贵总督林则徐、云南提督张必禄这样的,但还没到地方两人都死了;后来启用汉臣两江总督李星沅,河道总督周天爵,没两年又死了,所以几任钦差,几路云贵兵马围剿广西太平军都失败。咸丰又远调蒙古部队赛尚阿部、向荣部、乌兰泰部,赛尚阿在湖南兵败被革职,乌兰泰在桂林战死,向荣虽然战了几场,但最后犯恶疾死在了军中;不甘心的咸丰又起用了满人琦善为钦差大臣,可这老头把清朝苦心经营的江北大营整报废了。
很大一段时间曾国藩都默默无闻,不被重视,直到换了一批又一批人后,曾国藩才冒了头,靠累积军功和处事谋略,控制了中国半壁江山。
而同一时期各省的汉族武装也投入了围剿太平军的战场,在蒙古人、满人都凋零的时候,只有汉人武装越挫越勇。特别是以湘军为首的汉人武装一支独秀,功勋卓著,于是以肃顺为首的权力中心将对付太平天国的责任压在了湘军身上,曾国藩开始升官升爵,肃顺也大量任用曾国湘军成员。
咸丰这小子,到死都没拿正眼瞧过曾国藩。
在1860年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861年咸丰和同治交替时,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夺得权利,对于刚进行过大清洗的慈禧来说,快速稳定局面对自己最有利,于是朝廷以恭亲王奕訢为主,朝廷以外的人选,只有曾国藩最合适了,也没人能镇得住局面,所以慈禧是非常聪明的,她下令曾国藩督办4省军务,加爵封侯,世袭罔替。
从乾隆末年嘉庆初年,清代朝廷剿灭白莲教起义之时,汉族士大夫和官员群体已经有崛起的影子。而在清理太平天国运动和镇压捻军起义的过程中,汉族士绅彻底成为军事力量的主导。这是清廷八旗绿营军衰落,地方团练军兴起不可避免的趋势。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湘淮集团趁势崛起,并最终消灭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成为炙手可热的集团势力。
在此过程中,一些有能力的八旗将领还相继战死,如蒙古僧格林沁,无良将可用,加快了清朝廷控制力下降的速度。
慈禧太后不顾众人反对把军政大权交给曾国藩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过于模糊。然而,赋予了湘军等部随机应变和财政汲取等军事特权,却是历史事实。
但是,朝廷毕竟还是想要留一手。李鸿章淮军崛起后,朝廷通过“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形成一个势力和地盘的动态平衡,确立了“湘淮分立”的调控路径,避免一家独大,保持朝廷的话语权。当然,这种制衡是有效果的,曾国藩去世后,曾纪泽无意于军旅,湘军系统基本式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李鸿章的淮军系统繁荣稳定到了1900年,基本也全面衰落了。朝廷重建新军与北洋军,代表旧军的湘淮序列被北洋集团取代。然而,北洋系统却彻底走向了兵为将有,晚清权力的倾覆在1911年走向了帝国的末日。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