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条让济南人“添堵”的消息。高德地图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济南、北京、哈尔滨、重庆、呼和哈特、广州、合肥、上海、大连、长春跻身前十。也就是说,济南再度超越北京,成为中国“堵城”的第一名。
据这份报告说,济南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2.067,这个指数怎么计算出来的、含义又是什么需要专业术语来解释,对于普通的济南市民来说,下面这个数据是最直观的——济南交通高峰期的实际行车速度是21.12公里。开过车的人都明白,21.12公里的车速意味着什么:比自行车快,比电动车慢。
济南为什么成为“首堵”?对此,有人认为是济南人汽车保有量太高造成的。据去年的最新数据,济南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00万辆。对此,相关部门认为这是一个“极限数字”,可能会导致济南出现“瘫痪式拥堵”。
但是,这个汽车保有量在全国排名为20多名,山东省内也落后于青岛、潍坊、临沂。所以,如果把济南之堵归结于汽车保有量,是远远不够有说服力的。那么,除了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不断加重了拥堵,究竟还有什么使济南成为“中国第一堵城”。
1、济南的路网建设、人均道路占有量是最大短板。据已公布的信息,济南目前的路网长度约1880公里,路网密度约4.83公里/平方公里。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济南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里行驶的汽车,远远大于其他相关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其路网密度单位数达6以上,与此对应的是,这些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的占有量超过了济南的50%。路少、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又被车辆较为集中的占据着。
2、城市功能布局不协调。因为地势的先天制约,济南的南北两面被一山、一水所阻碍,道路向东西方向条状展开,而功能布局上东部的优势巨大,使城市的生活、工作、娱乐等设施向东部倾斜。
因此,济南目前的情况是:早高峰自西向东拥堵;晚高峰自东向西拥堵。其他时间里,传统中心区和商业区的人群、车流聚集情况十分严重。
3、交通配置不合理。因为道路有限,同时为了鼓励绿色出行、公交优先等,还要划出公交专用线,慢行线等,使拥堵现象加剧。而且,济南目前的高架路出入口较少,使长途汽车、山大南路、经四路等几处下桥口拥堵现象十分严重。
4、济南人出行的汽车依赖度较高。据统计,济南有车工作日平均使用频率为2.9次/日,高于北京的2.5次/日。为此,相关部门一再呼吁“135”的出行方式: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自行车、5公里内公交车。
5、多种出行方式的建设滞后。济南公共交通的承载能力一直不是太高,公交路网的设计和规划水平还需要提高。而因为各种原因,济南的城市轨道建设虽然在快速推进,但短期内还不能担负起更大的分流作用。
另外,我国各城市原有的交通规划建设理念,均是以“机动车优先”。随着时代发展,城市交通理念正向“慢行优先”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济南明显落后于国内其他城市了。
济南的治堵攻坚战已持续数年,包括:优化路网配置,加大路网建设,部分放开公交专用线的社会车辆使用,增加汽车使用的成本等等。
一条又一条快速路又通车,一项又一项缓解交通压力的措施又出台,城轨、地铁的建设消息也不断传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济南终将摘掉中国第一堵城的帽子。
济南被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堵城”排行榜排到第一名,这个“第一”着实让人汗颜啊!
先不说高德地图的权威性如何,就从我这一个身为济南人的切身体验来说,济南的交通确实很堵。
分析济南城市拥堵再次上榜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城市结构狭长和轨道交通滞后。
先说城市结构狭长。众所周知,济南东西长,南北短,整个城市版图近似一个长方形,这就限制了车流的疏散,再加上还有一部分断头路没有打通,更加剧了交通拥堵。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届市政府大力推行“北跨”战略的原因。跨过黄河去,城市功能将更趋完善合理,济南才能得到更大发展,交通才能变顺畅。
再说轨道交通滞后。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甚至是一些二线城市比,济南的轨道交通建设都是严重落后的。究其原因,并不是当政者不想发展轨道交通,而是因为要保护济南的“泉水”。“泉水”是济南的灵魂,也是济南区别与其他城市的地方。发展轨道交通,就有可能破坏泉脉,影响泉水喷涌,这是历史的罪人,谁都不愿意当。经过这么多年发展,随着勘探技术的成熟,泉脉走向的探明,济南现在才有条件尝试发展轨道交通。
我相信,济南的交通拥堵是暂时的,只要以上两个问题彻底解决了,济南也就不会出现在“堵城”的榜单中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