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端午节来说,我较早知道的是屈原。因为早些年,收音机里经常播放郭沫若写的话剧《屈原》,父亲非常喜欢。我们也就跟随反反复复地听了很多遍。许多篇幅都有背诵,父亲尤其喜欢那首《橘颂》,经常朗诵。虽然那时不是很明白这些诗词的含义,但父亲那种沉醉的神情,让我们在内心深处对屈原充满深深的崇敬。
关于端午节,小时候的记忆是模糊的,也没有关于粽子的记忆。只记得,夏天除了“六一”去野游母亲会给煮鸡蛋带上,不再有什么特别的节日和食物。记得一次母亲领我去一位领导家去办事,正遇上他们家吃午饭,桌上放着满满一大盆的煮挂面,还有一盆煮鸡蛋,我当时就睁大了眼睛。我从没有想过,有谁家可以不受限制的吃鸡蛋。不像其他人家只在有人过生日时才能得到煮鸡蛋的待遇;或者家里来了客人,会有一盘金黄的炒鸡蛋,那也得等到客人走后家里人才能动筷子吃。
现在想想,可能母亲领我去领导家那天就是端午节吧。
再大些,就知道了端午节,知道了端午节要吃粽子。可是对于经济拮据的我们家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包粽子需要花钱买江米,买粽叶,还要买蜜枣。母亲是舍不得钱去买这些东西的。家里的孩子多,买五彩线也得花不少钱买,我们也不会系的。不过在五月节前一天我们会用彩纸叠一些葫芦,到五月节这一天父亲会领我们起的很早,去很远的野外采一些艾蒿,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把鲜艳的纸葫芦和艾蒿一起挂在大门,房门两侧,房檐下。
后来,邻居家四姑总是在端午节那天早上端着装着粽子的盆,乐呵呵的出现在我们家门口。这是最早吃粽子的记忆。
后来,离开家去外地上学、工作,每到端午节时也就在食堂买几个粽子和鸡蛋,过节的气氛不是那么浓。
直到自己成家、生子,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自己生活条件的改善,还有这些年国家越来越提倡发展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这五月节的习俗也越来越多。
包粽子,吃粽子,是五月节这天不可或缺的。现在,在距离端午节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早市上、超市里、粮店里就开始卖江米、粽叶、蜜枣这些东西了,有的人家也早早就准备好。在早市的摊位上也陆陆续续地摆上了大大小小的装着粽子的盆,粽子有大点的,有小点的,大的贵点,小的便宜点。也有的人家早早就把米和粽叶泡好,早早就煮上吃了。大多数人家还是在节前四五天泡米和粽叶,在端午节前一天家人聚在一起包粽子,然后煮好。人们还会提前煮很多的鸡蛋、咸鸭蛋、咸鹅蛋,或者茶叶蛋。在端午节的早上,家人们就能吃上墨绿竹叶包裹的香甜、糯软的粽子和煮蛋了。
北方的粽子几乎都是江米蜜枣的。后来家里有侄子和外甥去南方上学,他们说南方的粽子和北方的不一样,南方的粽子里面包很多东西,有的里面包腊肠,有的包咸蛋黄,还有的包肉块……品种很多,但是他们还是喜欢吃蜜枣的粽子,不是很腻。不仅感叹,咱们国大家大,南北饮食习惯有很大差别。
同样,在端午节前几天或者更早的时间,早市和夜市上就有卖葫芦和五彩绳的摊位了。今年因为街上可以摆摊,在街上就随处可见大的小的电动车,车的四面都挂着红色和多颜色的纸的或者塑料的葫芦;五颜六色的用五彩绳编织的手链、项链;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布料缝制的、五彩缤纷、多种形状的里面装着香草的香包;还有用竹丝做的小扫帚,上面用红绳系着一把小斧子,小斧子上面写着“福”和“一斧压百祸”的字样。
这些东西在端午节之前和端午节这天都卖的非常快。过了端午节,基本就见不到了。
五月节这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大人们就起床去野外采艾蒿。回来的时候,天还很早,家里的孩子还在沉睡。这时,大人们会把五彩绳系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脚腕上,把香包给孩子们戴好。再把艾蒿和葫芦一起插在大门、房门、窗户两边和屋檐下,。把包好的粽子和鸡蛋摆上桌。孩子们醒了,看到手腕、脚腕和脖子上的五彩绳和香包,高兴地蹦、跳、叫。
吃过早饭,亲朋好友还会一起去公园或者野外踏青,人们都相信端午节这天出去走走,这一年都会健健康康,顺顺当当。
包粽子、采艾蒿、挂葫芦艾蒿和小扫帚,吃粽子、鸡蛋,出去踏青,这是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事情。现在家家也会在中午或者晚上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丰盛的午餐或者晚餐。
和南方相比,北方由于受气候,水域、水系的限制,在端午节这天,没有划龙舟的习俗,这可能会减少一些热闹的气氛。但当我们在视频上看到南方赛龙舟的场面时,会和现场看比赛的人们一样激动不已。虽然我们不能亲自参加划龙舟比赛,不能亲自体验在现场看比赛那种亲临其境的激动人心的场景,但是当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队员们喊着口号协调并进地滑动着船桨,龙舟在水面上飞快地破浪前行的时候,人们会真正地懂得什么是齐心协力,什么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屈原已经不在两千多年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些传统风俗,更给我们留下了高洁的节操,爱国的情怀。
不知不觉,2020年的端午节已经过去了,在以后的岁月里,希望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人人安康。
老家南阳,我家过端午有三件套:粽子,水煮蛋和大蒜。
端午节,那么粽子是必备了,我家里的粽子是甜粽子,没吃过咸粽子。什么蛋黄、鲜肉,排骨味的粽子我统统没见过,自小到大,好像家里只有一种粽子:甜枣粽。
粽子用芦苇叶,荷叶和玉米叶的都有,不过以芦苇叶居多。印象中就把大枣和米用粽叶包好,直接放在锅里煮就行,有的喜欢甜食的在里面再加点白糖。
由于我不喜甜食,所以对粽子只有这点单薄而又苍白的回忆。
水煮蛋的那就是鸡鸭鹅鹅蛋随便煮了,不知道有什么寓意,可能是表示团团圆圆?
往往在端午那天煮一盆,对,是一盆,不是一碗,大概有二三十个,反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煮这么多。
水煮蛋可以直接下锅煮,也可以煮早就准备好的咸鸡蛋,咸鸭蛋,蛋黄流油的咸鸭蛋是我的最爱,哪怕咸的难以下咽,配上馒头就是美滋滋。
关于大蒜,我在其他地方没有见端午吃大蒜的。
大蒜可以是糖蒜,咬住蒜瓣的根部,一用力,滋溜一下就到嘴里了,脆脆的,甜甜的,也算我端午的最爱。
没有糖蒜的话,直接把整个大蒜放锅里煮。大蒜根上的泥去掉,不用剥皮,把大蒜放锅里大火开煮,煮熟就行,煮的时间过长就软烂了。煮好了捞出来可以趁热吃,也可以稍微放凉,等表面变干了吃,这是大蒜的另外一种风味,不用占料,吃饭嘴里糯糯的,也没有刺激的味道,没吃过的朋友可以尝试下。
现在在其他地方定居,端午吃的粽子,炸油角和黄瓜。
俗话说,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上面分享的主要是我家的端午习俗,也不代表南阳,毕竟南阳那么大,仅供大家参考。
大家家里端午有什么好玩的风俗,好吃的东西,欢迎评论区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