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比较罗马帝国皇帝和中国帝国皇帝的不同。
罗马帝国皇帝的特点
罗马帝国皇帝的来源是非世袭的选举制。即便是在罗马神话中,罗马也是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兄弟共同执政的罗马,并非单一的罗马。从考古证据来看,罗马是不同游牧民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具有多部落、多种族来源的情况下,推举领导人才是最适合各个群体的方式。这也是罗马王国、罗马共和国,甚至罗马帝国的执政基石——充分平衡各族、各阶层的利益。
罗马王国是非世袭(就意味着有推举)的君主制,但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大,罗马必须照顾被征服地区的民族和利益,这就慢慢形成了共和制——文明争夺利益的渠道和平台。在罗马共和国疆域达到高峰后,就出现了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但平民手中无地的情况。出于化解贵族和平民关于土地分配的矛盾,格拉古兄弟先后进行了两次改革,提出了限制土地面积,将公有土地分散给平民,让平民手中有土地。虽然格拉古兄弟改革最后是失败了,但也让罗马平民共享了帝国扩大疆域所带来的好处。
经过凯撒和屋大维两代人的努力,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终结罗马共和国,开创罗马帝国。
屋大维作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奥古都斯”。但屋大维的皇帝权力,和同时代的西汉皇帝权力并不相同:
屋大维成为皇帝,是在罗马各个行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独立自治地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王国。这就要求罗马必须有一个地位高于各个行省且有足够军事实力支持的高权威职位,去制约和控制罗马各个行省。这和现代的联邦共和国的总统架构是一样的。
原有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保民官等共和制度依然得到保障和执行。
保证中央权威,这就是罗马帝国皇帝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要达到这一点,加上要震慑有军民自治权力的行省,就需要罗马皇帝必须有支持他的军队。
也就是说,没有军队的支持,罗马皇帝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罗马皇帝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或者常年领军,更因此率军作战也是常事。
如果套用中国历史,罗马皇帝率军打仗,和周天子率诸侯打仗是一样的。
那么来看同时期的西汉皇帝。除了早期同姓诸侯王的军队不是西汉皇帝掌控之外,西汉所有的军队都是属于西汉皇帝的。所有大臣和郡县都听从皇帝的命令。
即:罗马帝国是间接治理,西汉是直接治理。
从屋大维自称是第一公民来看,罗马帝国皇帝的本质就是加强中央的权威、打压地方行省。一直训练有素的精良军队,就成为罗马帝国皇帝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皇帝(国君)率军作战的传统
一般来说,在唐朝以前,中国历史上皇帝率军作战的传统还是比较深厚的,但是在唐朝之后,皇帝率军作战就成为了一件非常谨慎的大事。有时候,别说皇帝御驾亲征,就是太子出战都是慎之又慎。
商朝和周朝,由于有分封的诸侯和方国,因此只要是大规模的战争,都是由商帝和周天子亲自率军汇合诸侯进行作战。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都能说明这一点。
改变的出现,是在西周中后期。西周早期的征伐,周天子是要亲自率军出战的。周公旦、周成王、周穆王等。中后期时周天子亲自率军出战还是有的,如周宣王、周幽王等,但开始有所减少。
东周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君开始不再亲自率军,只是派遣大将出战。如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等就没有亲自出战,但如楚庄王、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还是有出战记录的。
到了战国七雄,除了、秦国的秦献公、楚国的楚怀王、赵国的赵武灵王三人之外,似乎再也没有率军出战的国君了,当然战国早期可能也有一些率军出战的国君。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赵国在胡服骑射后、齐国在崛起后、楚国开始衰落后、魏国衰落后等就真的没有看见过国家率军出战的记录。
就连大名鼎鼎灭六国建立一统的秦始皇,也从来没有率军出战的记录。即是说,从战国各个强盛、争斗时,国君作为统治者的角色就被确立了下来,军事职能基本降低为零。
到了西汉,刘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军作战的皇帝。刘邦和别的开国皇帝不同的是,大部分开国皇帝在自己即位后就很少率军出征了,但刘邦并没有减少自己御驾亲征的次数:
攻打异姓王,基本上都是刘邦亲自执行;
和匈奴作战,虽然正面作战并不是很多;
最能说明的是刘邦攻打英布时,本来刘邦是想让儿子汉惠帝率军出战的,结果在西汉一班大臣为了不让汉惠帝出错以免被废,迫使刘邦不得不带病出战。
但刘邦带兵的作风,并没有遗留给他的儿子们。西汉所有的皇帝,除了刘邦之外,无一曾经率军争战,即便是嗜武的汉武帝、强盛的汉宣帝。
东汉的刘秀,在即位后,似乎也不再出战,也没有继承刘邦的作风。刘秀之后的东汉皇帝,都是和西汉皇帝一样,一本正经的承担治理角色,对军事职能毫无兴趣。
最后,继承刘邦作风的是不成器的子孙刘备。《三国演义》中给我们的刘备印象是温文尔雅。但真实的刘备是三天不骑马就浑身痒,率兵作战是刘备的嗜好。不给刘备带兵就如同要了他的命。
同样,即位后的刘备也继续带兵作战,但刘备的冲动和固执就让他比起他的祖先刘邦逊色很多——东吴提出归还荆州的和议,就是刘备的蜀汉最大的利益。而刘备最重要的不是找东吴复仇,而是夺取陇西作为进攻关中的基地。
刘备之后,在即位后依然带兵出战的皇帝,似乎只有北齐的高洋。北魏早期的皇帝也许也有即位后带兵出战的记录,但没有查找资料就不好说。
高洋是史书中明确记录的唯一亲自上阵杀敌的皇帝。刘邦和刘备,即便是带兵,估计上阵杀敌的次数也不多。但高洋不同,只要是他率军出征,他必定亲自上阵杀敌。
皇帝亲自作为先锋上阵杀敌,你让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如何敢不奋勇杀敌!
另外就是高洋的军法非常严格。只要你了解他对不救上司而自己走的将军的处理,你就知道在高洋手下当兵,被敌人杀死是最舒服的死法:
高洋把不援助上司的将军杀了,然后让将军的士兵把将军的肉给吃了。
对此,你还有想做逃兵的想法吗?
之后是隋炀帝、唐太宗二人都是以军事起家,又在即位后御驾亲征的皇帝。但竟然结局大不同:都是攻打高句丽,隋炀帝就被称呼为暴君,而唐太宗就被称呼为贤君。唐朝在唐太宗之后到灭亡,好像就没有率军出征的皇帝了。似乎唐高宗想要御驾亲征,但被阻止了。
五代时的皇帝,因为经常发生战争的关系,即位前基本上都上过战场,但即位后还上战场的,恐怕只有柴荣一个人了。
到了辽宋金夏时代,辽朝皇帝由于是游牧民族契丹出身,率军作战是常事。骑射是辽朝皇帝基本功夫,即便是在辽朝后期。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萧太后等前期辽朝国君都喜欢率军出征,辽朝后期的国君,由于受到汉化的影响,对御驾亲征的兴趣不大。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即位后,似乎就没有率兵出征过。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率军攻打辽朝,算是宋朝中为数不多的榜样。除了宋真宗在寇准的坚持下御驾亲征和宋高宗赵构前后两次御驾亲征(主要是防御)之外,宋朝皇帝再无率军出战的记录。
金朝和辽朝基本一样,前期皇帝西汉率军出战,后期皇帝受汉化影响,不再率军出征。完颜阿骨打、海陵王完颜亮、金世宗完颜雍三人之外,金国皇帝基本上也没有率军出战的记录。
西夏的记录不是很完整,也不说了。
到了元朝,除了开国的忽必烈之外,其他的皇帝似乎也没有率军出战的记录,当然也许在即位前有率军的记录。
明清两朝,在即位前和即位后都有出战记录的就只有朱元璋、朱棣、皇太极三位了。当然明英宗即位后御驾亲征也是,只是即位前他没有也没有机会率军。清朝时,入关的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都没有率军出征的记录。他们即位都没有亲自率军的记录,他们之后的皇帝自然就更没有了。
总结:中国历史上皇帝率军出征的时期主要是两个时期:分封时期和鲜卑文化盛行时期(即北朝、隋、初唐)。刘邦和刘备是两个特异的案例。其他时间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担任治理者的责任。
最后总结:为什么罗马皇帝带兵作战而中国大部分皇帝不带兵?原因就是:罗马皇帝作用只是保证中央的权威,并不承担具体的国家治理责任。中国的皇帝有专制和郡县制来保障中央权威,因此无需用军队来保证,更多的是承担国家治理者的责任。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罗马帝国后斯几代皇帝本身出身于禁卫军或是军队统帅。中国皇帝则是按宗族血统来选择出来的。
本质上两者就不同,一个是篡位夺权而来的,一个是宗族血统推选。罗马帝国篡位者没有军队支持很难,所以皇帝必须要掌控住军队。上阵杀敌是罗马皇帝本职工作。
中国朝代后期则是相反,血统推选出来的,本身力量不足,掌控军队更是无从下手。典例是东汉后期皇帝,都是儿皇帝出身,大权旁落外戚之手。唐,南宋,明则是后期皇帝几成空架子,被宦官,百官绑架。皇权严重弱化,掌控军队假于他人之手,而非实际军事统帅,明武宗正德亲自上阵,则被说成昏君。全国最高领导人亲自上阵杀敌并取胜,被骂成昏庸之辈。在世界文明史中也够奇葩的。所以中国皇帝到了朝代中后期,实际掌控权利有限。加上从西汉以后,皇家教育严重点错了方向。纯文治,而武统被既得利益集团弱化并分化窃取。这也是中国历朝历代统治不过三百多年。由早期皇权独大到后期皇权旁落。加上皇家教育重文治教育,弱化并诋毁武功教育有关。皇帝自身无法统率军队而很大关系。文治出来的文明成果全便宜了野蛮武力的异族。锦绣的文章抵不过刀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