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这类问题真的非常愚蠢、幼稚,动不动就问哪个皇帝那么昏庸,哪个武将为什么不杀了他。你们是非逼着千秋忠义的名将变成乱臣贼子啊!你们是非要看着大敌当前,国内先来一场内乱,好让外族渔翁得利,赶紧灭国亡种啊。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哪有一个弑君篡位者有很好的名声的?岳飞要是这么干了,无外乎两种结局。一,失败了,下场比现实情况更惨,灭族;二,成功了,国力丧失殆尽,随后不久被金所灭。两种情况的共同点就是岳飞遗臭万年。
中国古代长久以来的思想,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尤其是在理学发展的高峰宋代。你可以说这是迂腐、愚忠,但是那时候这就是普天之下的共同认知。谁敢挑战,谁就站在舆论的对立面了。固然弑君篡位者屡见不鲜,但都一律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尤其是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种乱世。更多有因弑君篡位而导致国家灭亡的。岳飞如果率军杀赵构,那势必要与各路勤王部队交战,且不说孤掌难鸣根本不满无法取胜,就算真的胜了,部队消耗殆尽,粮草缺失,人困马乏。这时候如果金人铁骑南下,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江南百姓就只有送死的份了。岳飞岂不是千古罪人!
当然,如果岳飞不愿意窝囊就死,倒也可以理解。但他能做的,最多也就是逃了,再或者率军与金兵最后一搏以图战死沙场,别无他法。在那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弑君,岳飞不齿这么做,更不允许他这么做!
应该是很多人在读历史的时候会想到的问题。
明明自要自己取代皇帝,就能框扶天下,就能安定王朝,为什么最后都不去反,不去自己做皇帝,而是寄希望于那个腐败的朝廷。
那么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解说下。
一、从个人愿不愿意反的角度来说说。岳飞是生长在伦理纲常更加严格的时代,理学的确立并开始盛行,加强了对忠君爱国思想的培养与固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长的岳飞,就有了岳母刺字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一定真有,但反应了当时社会对纲常的固化态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岳飞本人思想中,未必就有造反的想法,最多会有打到当权的贪官污吏,投降派的想法。
而在天理纲常婚乱的时代,比如南北朝、五代十国时代,哪个皇帝不是兵强马壮者为之,造反就像是家常便饭。
二、从能不能造反成功角度来说。1、宋朝的军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部族军不同,已经是比较专业化的军队。这样的军队自己没有粮食生产的能力,所以军队的粮饷需要朝廷的补给。一旦岳飞造反,那么朝廷的粮饷断绝,造反军队自己又没有粮食来源,如何自立并攻打朝廷。2、岳飞时期的南宋军队,除了岳家军比较能打仗以外还有几支军队也打的挺好。所以在当时环境下,只有岳飞自己的军队造反,扛不住南宋朝廷的进攻。
三、从造反成功,能不能完成驱除金军,恢复北宋的疆域。岳飞抗金时期,金国军队还处在巅峰时代,军力还处于强盛时期。此时的军队由于对北方大片土地的占领,拉长了战线以及需要占领消化北方领土,削弱了对南方的入侵。同时南宋的建立,加强了对南方人民的团结,从而对金国形成了对峙局面。
如果此时岳飞造反,那么不可避免南宋朝廷与岳飞军将进入内战中,而无法顾及到北方金国的军队。这个时候金国会站在边上看风景吗。不会,必然要抓住机会进行南侵。内战的南宋能抵御金军吗?抵不住。所以即使岳飞造反成功,那么留给岳飞的也是一个失去长江天险的,残破的南宋江山。以这样一个局面,岳飞能胜利实现收复北宋江山吗?我想是很难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江山非一人江山,得民心者得天下。岳飞过于执着,大丈夫要死的轰轰烈烈,没能死在敌方疆场上,反被朝廷内部“自己人”残忍杀害,死的确实憋屈。反正横竖都是一死。不如效仿秦末汉初,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的事迹。就算灭亡不了赵构此奸贼,起码死的也轰轰烈烈,可以像他们一样在历史上留流芳百世。起码比坐以待毙、束手就擒,憋屈死的有价值吧?保赵构这样自私自利的忤逆不孝孽畜子有毛用?老天爷太不地道了,看着赵构和秦桧残害岳飞,让赵构和秦桧次孽畜活了80余春秋。老天爷真是不长眼。历史上赵匡胤篡夺周世宗柴荣的皇帝位后,杯酒释兵权后,还不是被人民称赞吗!岳飞要是打着亲君侧的旗帜招牌,效仿赵匡胤要是当了皇帝,以他的仁慈心肠,可以与宋仁宗赵祯娉美。历史学家也会在史册上歌功颂德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