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上看到关于钟南山院士的报道和文章,里面大概讲了他童年和青年的几个小故事,在这里简单总结以下五点:
一、树立人生理想
钟南山出生在医学世家。他的父亲钟世藩是儿科专家,在70岁高龄和身体多病、眼睛几乎失明的情况下编写了儿科著作《儿科疾病鉴别诊断》,有50多万字。母亲廖月琴曾担任广州肿瘤医院副院长,是护理学专家。跟着父母在医院长大的钟南山打小耳闻目睹父母对待病人的态度。他发现,两人的喜怒哀乐是跟病人病情的好坏密切关联的。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是,经过努力病人的病情还是没有得到改善。“那时就觉得,当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会得到社会的尊重。”钟南山曾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
钟南山说他一直记得中学时代一位老师曾对他说过:“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二、不撒谎,不欺瞒
小学的钟南山非常淘气,每天都不好好做功课,还经常逃学溜出去玩。父亲钟世藩有心辅导幼子,每晚都会在格外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一定时间辅导他。可不到几分钟就借口尿尿离开了。父亲看在眼里,也没过度苛责他,大概觉得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吧。直到有一天,钟世藩终于大发雷霆。那时,学校每个月都会让学生交一些钱作为饭费。他并没有把家里给的钱交到学校,而是自己拿着买了零食吃。等到学期末,母亲要去学校问问他在校的表现时,他才不得不向母亲承认了错误。那一晚,钟世藩并没有棍棒教育,却厉声甩给他一句:你自己再想一想,为什么撒谎?这个小小的钟南山狠狠地上了一课。
三、实事求是,办事严谨
1955年,成年的钟南山,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考取了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没过几年,便迎来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钟南山也来来回回不断被派往农村锻炼,很少有机会回家。1969年,好久没回家的他回到家中,和父亲聊起近况。他跟父亲说,自己跟随下农村的医疗队看了一个尿血的病人,他和队友判断病人得的是结核,并且用了药,减轻了病人尿血的情况。本以为父亲会夸奖自己,没想到父亲反问:“做病原学检测了吗?”南山回答:“没有,但是我们医疗队一致判断是肾结核,并且病人吃了开的药也好转了。”钟世藩说:“那又怎样?医生说话要有事实根据,治病要经过严格的科学分析。”
四、知错就改,勤奋苦读
1971年,35岁的钟南山几经周折到了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正式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后,一个“血”的教训,终于让父亲的话深深印在了他心里。初上任的钟南山,接诊了一个老结核病人,看到他嘴角还有黑血,就判断他肯定是结核病又犯了,做了一般处理,就送去结核病房了。独自顺利完成任务的他很是高兴,没想到第二天就被上级训话,让他赶紧把病人接回来。原来,那个病人根本不是什么结核病犯了,而是一根鱼刺扎在了肚子里一根小动脉上。病人是在呕血,不是在咳血!由于他的误诊,病人血压一度接近于零,幸亏后来补救的手术及时,才把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误诊的经历深深地让他感受到自己医学知识的不扎实。此后,他开始踏下心来,跟着科室的大夫学习,仔细观察他们每次如何行医问诊……对待病人也格外认真起来,每次都给病人做详细的病程记录。
五、不盲信权威,求真知
他去英国爱丁堡皇家学院进修时,师从弗利兰教授——一个权威的呼吸科专家。当时弗利兰教授有一篇论文,是关于一氧化碳对人体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影响研究。钟南山看到之后,觉得论文不严谨,弗利兰教授得出的结论只是在小白鼠身上实验过,并没有进行过真正的人体实验。他决定,在自己的身上亲自实验一番。但是,那就意味着要在体内注入相当剂量的一氧化碳,相当于短时间内连续吸50至60支香烟,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他还是义无反顾,当一氧化碳注射浓度达到22%时,才让同学停下来,那时他已经眩晕。之后,在床上连躺了3天才缓过来。不过,经过他的实验,证明弗利兰的教授的结论确实有一半是错的。钟南山慢慢体会到,发现真相其实没那么难,只要肯下苦功探索。
一个人的成长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伟大的人、令人敬佩的人更是如此。钟南山之所以成为钟南山,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养成的优良品质,更离不开他个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坚持与付出。他是值得我们所有人都学习的榜样。
钟南山,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他1936年出生于医学世家,他从小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留美医生,良好的家风铸就了钟南山的真实、正直,坚毅的性格,帮助他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然而在医学的长跑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屡屡受挫。35岁到广州才开始真正行医,36岁他正式开启“开挂”人生模式,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医学成就。钟南山的医学之路就是活生生的逆袭励志之路。
钟南山不仅仅是医学专家,他还是运动健将,文艺青年。他正是凭借着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在84岁仍来回奔波在抗疫一线。
钟南山具有的品质: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积极乐观、严谨治学。也铸造了“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卧薪尝胆、告别落后”的南山精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9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