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入龙门”观点:“被同龄人远远赶超”是很多中年职场迷茫的主要原因!“攀比”已经蒙蔽你前行的目标。当下最重要的就是确定目标,提升职业竞争力改变现状!改变不一定会比同龄人更优秀!但起码不会让自己是同龄人中最先被淘汰的人!
一、为什么职场很多人都和题主一样,即不满足于现状又不思索改变方法呢?
“职入龙门”认为主要有两大心理认知误区导致很多人陷入“鄙视现状又不敢改变”的职场迷茫怪圈!
心理认知误区1:感觉自己被年龄抛弃、被同龄人抛弃!
这是典型的“攀比效应”导致的患得患失症状!
攀比效应:让很多职场朋友不能思考正确竞争策略,反而只在自己得不到的地位、金钱和名誉上与强者产生不对等的比较!心中除了不服气、抱怨、迷茫之外,毫无改变决心可言!
攀比效应是亦正亦邪的“职场激励因素”。
正向思维去解读它:可以让人树立清晰的职业竞争目标,不断鞭策自己突破瓶颈,与对手比肩、甚至超越他们!这种积极状态下,你是可以驾驭“它”的!
反向思维解读它:就是催生不良攀比之心的“罪魁祸首”!当职场朋友无法接受朋友、同事突然获得事业成功、财富积累时,你就会被“攀比效应”左右思想,陷入到嫉妒、迷茫和消极中!
当你处于正向思维时,你甚至会鄙视所有受困于攀比效应的人,不自强、活该被抛弃!
但,当你遇到职业瓶颈或年龄红利消失(30岁以上)的低谷期时,攀比效应带来的消极、迷茫和自卑就会迅速麻木你的理性思维、摧毁你的斗志!
刚毕业时,我们的职业选择空间极大:既可以去北上广杭实现职场精英的百万年薪梦想;也可以追求稳定和安逸的工作环境,在固定工资下享受生活!
十年前的不同选择,就注定了每个人的职场命运天差地别!
如今包括题主在内的很多追求安逸的朋友,看到那些在残酷竞争下获得高薪、高品质、高社会地位的同学、同事、甚至你根部不认识的同龄人的事业光环,你又开始羡慕嫉妒恨!
这其实是庸人自扰!因为你当初压根就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呀!更没有经历残酷的竞争!
你今天患得患失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心理认知误区2:低薪安逸的工作不想做又不敢辞,总想一夜之间变成年薪百万的成功人士!
人天生害怕改变、贪婪安逸!这是人的劣根性!只是每个人追求安逸的策略和方法不同!
追求安逸策略A:
在互联网“大厂”疯狂996的年薪几十万的程序员,他们付出高昂的健康和心理代价,为的就是用十年工作换普通员工四十年甚至更多年的收入!期望自己尽快提前过上可以掌控的安逸生活!
追求安逸策略B:还有一群人是因为无法挤进高薪竞争环境,被迫选择节奏慢的工作环境!你算是提前实现了安逸生活的目标。
你的代价是失去事业的光环和同龄人艳羡的目光!甚至高品质、富足的生活(多套房、多辆车等)
如果你后悔当初的选择,想要获得策略A的高收入工作,那么你肯定要暂时割舍安逸生活,寻找增加收入的各种合理合法有效的途径!
【总结】题主如果一直深陷只会鄙视现状,不想付出辛苦获得期望中的生活,你可能连现在安逸的工作和收入都要失去了!
二、职场中年危机,在积极的人眼里是“逼你升级”的良机;在消极人眼里就是“结束工作生涯的丧钟”!
2018年齐鲁人才网曾经做过一份 “职场中年危机”调查:山东职场人“中年危机”接近7成,高达67.03%。27.43%的员工工作迷茫。
山东的数据虽然不能代表全国所有中年职场人的现状,但却基本可以展现出中年职场危机的一个普遍性!
不过,更准确的说:职场人是每隔十年都会出现比较大的职业瓶颈,你要么突破、要么被淘汰!
这种“宿命”在强者和弱者中都存在!
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就会迫使公司加快发展脚步。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不断提高对员工的岗位适应力要求!
跟得上且能快速提升转型的人,就跳出中年危机!
每隔十年的职场“淘汰阵痛”,称之为“渡劫”也不为过!
积极竞争的人永远不会被阶段性“淘汰阵痛”轻易击败!
他们会找到增加战斗力的方法!越是残酷苛刻的竞争环境,越会让职场人获得更强的抗压能力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职场“王者”!或是成为各部门中高层管理者、或是成为公司重要的合伙人……总之,你会一直抓住机遇成为“职场常青树”!
但,跟不上发展变化,还不思变的人就会哀鸿遍野!
题主之所以迷茫,也是因为这份看似安逸又稳定的工作,在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下呈现 “朝不保夕”的迹象!
所以,他想跳出6000元月薪的“魔咒”进入月薪过万的阶层!就是想在危机来临前,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只是他目前没有方法!
三、只有成为“职场常青树”才是解决各阶段职业迷茫的终极解决办法。以下3点职业规划的精华值得朋友们收藏。
题主38岁成为 “职场常青树”的职业规划方案(仅供参考)
1、 确定适合自己的清晰职业目标。
题主之所以到38岁还迷茫,是因为第一个十年里没有清晰职业目标。基本都是从稳定、安逸入手挑选工作!
而你羡慕嫉妒恨同学们年入几十万根本改变不了现状,因为人家现在的成果从十年前的选择就开始积蓄了!
所以,题主现在也需要仔细规划和经营未来30年职业生涯!
比如:题主在事业单位做文职工作,但本人喜欢法律,虽然拿着稳定的工资可以做到退休!但,升职加薪基本渺茫。于是总犹豫是和同学一样跳槽到互联网“大厂”赚高薪,还是守着这份“养老”工作!
“职入龙门”建议:38岁肯定已婚,有较大家庭开销。所以,不建议冲动辞职去盲目追求想象中的高薪工作!
而且你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保证固定工资水平不被降级。“职业常青树”的目标可以通过“副业”来完成。
比如,通过自媒体平台不断深耕和经营,建立一个帮车友解决法律纠纷的自媒体账号,能坚持耕耘到退休,那你这个斜杠青年就是妥妥的“职场常青树”了!
你只需要通过业余时间在自媒体上把自己的观点和知识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时间长了就会有可观的变现收入(包括付费咨询等)!
这时,你就不用羡慕同学们的高薪收入,你不仅可以逐渐获得,而且还是一份越老越吃想的刚需工作哦!(前提是你的法律咨询越来越专业和受到欢迎)
这份长达30年的职业规划,让我们比心浮气躁的人多出更多时间、更多耐心的学习法律知识、服务好粉丝等。
只有不断储备实力,我们才能留存到最后!
2、职业目标确立后,耕耘要心态好、不急于求成!
题主刚开始设立“副业”的目标,经营起来肯定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不是今天你开个账号,发一些法律方面的看法和观点,就会有粉丝回应你,找你付费咨询!
你需要有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如何系统补充法律知识、如何精准定位粉丝人群、提供何种服务……你都要仔细研究!
只有你越来越专业,你才能一点点积累粉丝对你的好评!
所以,想长成“职场常青树”急不得,要扎实走好每一步!
当你可以在每一天里都认真打磨法律专业知识,提升对粉丝服务的专业度时,你不仅可以逐渐收获到职业幸福感,而且在接下来的30年里会持续收获到辛苦耕耘后的丰硕果实!
3、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是保持竞争力的终极武器!
即便题主决定在自媒体上发表自己的专业强项,也不代表你靠一种知识结构就能长久保持竞争力!
你还是要根据平台和粉丝的需求变化不断升级自己的专业技能!
另外,题主还需要定期升级现有工作的知识结构,保证自己在退休前不被现有稳定工作淘汰!
【“职入龙门”最后总结一下】
38岁想要突破固定工资的瓶颈,需要题主彻底告别消极的“攀比心理”!想要成为“职场常青树”,需要设定清晰且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耐心耕耘切记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经营的是未来30年的成果,而不是眼前这点固定工资或是高薪收入!
另外,想要持续保持竞争力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永远让自己快人一步,才是防止被淘汰,有机会成为最后赢家的关键!
大家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关注【职入龙门】头条号:多角度剖析老板、领导、同事的小心机!每天分享精彩应对方案,帮助职场朋友快人一步“跃过龙门”升职加薪、实现职业梦想。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是我们最开心的动力!
38岁6000块固定工资未来要怎么办:加把劲当核心人物往上升。
1.要看题主在什么城市,从事什么职业,所以不能单以月薪来衡量。
6000扣掉五险一金到手的恐怕就4千多吧,题主如果迷茫,是因为什么呢?恐怕还想趁自己年轻再搏一搏,去一线城市找一份工资高一些的工作吧。
2.题主是单身还是有家庭的人:
如果题主是单身,一切就好办了。赶紧把自己的特长好好打磨一下,在公司争取晋升的机会,如果没有可以跳槽,可以去别的城市感受一下紧张的节奏。
不过到这个年纪了,如果在二三线城市应该已经成家了,家人又要怎么办?难道要和妻子分开,让孩子当留守儿童?这确实是值得三思的事情。
我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很多留守儿童的悲剧故事,我觉得尽量还是不要离开家庭,因为孩子的童年很重要,就这么一次,过去了之后就不再回来了。而且失去父爱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终生都在寻找着,对他也是很残忍的。
3.这个境遇和题主前半生的安排密不可分,但是命运毕竟操纵在自己手里,到底想如何发展,还是要看自己的意愿。
不知道前面37年题主都在做什么,好像也没怎么操心工作,但是到现在突然就觉得迷茫了,可能是受到身边之人的一些刺激了。如果真的是个很上进的人,也不知道会这么原地踏步,没有很大的发展。
最好还是问问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是被别人烦的想上进还是自己真的想进取。
不要又换一个地方继续迷茫。
综上所述,具体问题要看题主的个人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实际,再看自己真的想法,谋定而后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9612.html